陈直的生平不详,仅知他生活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曾任泰川兴化县(今属江苏)县令。他的代表著作《养老奉亲书》是我国最早的老年养生专著。
书中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主要论述了老年人的饮食调养法、形证脉候、用药宜忌、性气好嗜、宴处起居、戒忌保护、四时摄养措施等方面,内容颇为精详,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老年养生学珍籍。
书中记载了一些四时通用的老人治病药方,以及食疗药方。书中的精辟论述及所列方剂多参考《千金要方》等医籍,并结合其自身的经验总结而来,大多简便易得,方便实用。据说,当时的人如果谁能得到陈氏这本书,就会爱不释手,像对待和氏璧一样珍惜它。可见,当时人们对此书的重视程度。
方法一 养护脾胃 食治为主
老百姓有句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陈直在文章中强调,人的立身之本是精、气、神。食物精微是人体的精、气、神的源泉,是生命的基础。饮食转化为精、气、神有赖于脾胃。饮食进入体内则谷物之气充,谷气充则气血充盛,气血充盛则筋骨有力量而身强。所以说,脾胃是五脏强盛的根本。尤其是老年人,真气耗竭,全依靠饮食来资生气血,又脏腑功能衰退,脾胃功能亦差,更要时刻以保护中焦、减轻脾胃负担、减少刺激为先决条件,因而生冷的食物、饮食不节等易造成疾患。
为此,陈直提出了老年之人日常的护胃之法。例如:不可一次吃饱,只需频频给予饮食,使脾胃容易消化,谷物之气长在。如果一次吃得太饱,就易形成胃部胀满,无法消化吸收。最好饭后再慢走一二百步,让食物在运动中逐渐消散。在食物的选择上,陈直还指出,老人之食物应该温热熟软,最忌黏硬生冷。
陈直在强调老年人应注重调理饮食、保养脾胃的同时,还强调治病贵不伤正。陈直说,老年人大多患有疾病,应该先用食治的方法,食治未治愈,再用药物治疗。以冷治热,以热治冷,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用药之大法。人们如果能知道食物的性味,调理使用,那么功效会加倍胜于药物。由于老年人气血渐衰,脾胃虚弱,五劳七伤,虚损赢瘦,使用药物治疗常会出现攻伐过度的现象,如用汗法易出现阳气泄,用吐法易出现胃气逆,用泻法易出现元气脱。也就是说,可供老年人使用的药物十分有限。因而如果改用食物治疗,只要正确掌握了各种食物的归经和性味功效,那么食疗之法也同样能祛邪治病,而且最重要的是效力柔和,不伤脏腑。采用食治的另—优点是食物品类繁多,易于搜罗,便于取舍。
《养老奉亲书》第十四篇为食治老年人诸疾方,共收载16类老年人常见病的食治方剂,食材大多为人们常吃的食物,很有实用价值。在陈直的食疗方中有诸多以药物和食物相配合的烹调方法。这样以食养为主,药饵为辅,既保持了药效又味香可口,老年人也更易于接受。陈直的食疗方包含的食物品种非常丰富,所用的剂型花样较多,如汤、饮、酒、乳、茶、浆、粥、羹、膏、饼、脍、煎、炙、馄饨等,使老年人在满足口腹之需的同时,达到了养生的效果。
方法二 避免孤寂 精神保健
陈直根据老年人具有形体虚衰、独自生活能力差,甚至处处需要人照料等特点,提出老年人欲延年益寿,必须注意精神保健。
老年人常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心中常有空虚、失落感。一方面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任何人和事都不能遂其所愿;另一方面,却又爱管闲事,性情不稳定,像小孩儿一样。这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性情特点。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子女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老人过一个健康安乐的晚年,并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寿命。首先,不要让老人孤坐独寝。子女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也应该尽量挤出时间多陪陪老人。晚辈人要充分理解老人心态,体谅老人的心思和疾苦,生活上尽心照顾,不要让老人生气。因为发怒可导致气血虚弱,中气不固,如果生气的时候进食就更容易生病。
其次,尽量满足老人的嗜好。无论老人是喜欢琴棋书画,还是喜欢禽鸟,或者喜欢药饵养生,甚至喜欢古物珍奇等等,空闲的时候广为寻求,选择其中的精纯上品,摆放在老人的周围,使老人心情愉悦,赏玩不已。这样老人就不会感到孤寂,从而远离郁闷,也就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