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黄连汤“木邪犯土”是其主要证候

在仲景公《伤寒论》中,有治疗“痞满”的一组方剂,组织严密的、配伍灵活简洁,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良好,然而将黄连汤也归于这一类方中,总有一些似是而非感觉。仲景公自是无法开言,而后来者又随心而定,将该方也归纳为泻心汤类。当然因为其在临床表现上极为相似,也是可以理解的。黄连汤乃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这其中的原由想来仲景公该有深意。许多的医家也悟出了仲景公用该方的和解之意,寓意类似小柴胡汤,只是归经的不同。柴胡证与泻心汤证所表达的侧重当然也就远了。一则少阳,一则阳明。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对这一点好像讲得更明确一点。
 
《伤寒论》第173条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柯琴语:“此热不发于表而在胸中,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也。邪气者即寒气。夫阳受气于胸中,胸中有热,上形头面,故寒邪从胁入胃……今胃中寒邪阻隔,胸中之热不得降,故上炎作呕;胃脘之阳不外散,故腹中痛也。热不在表,故不发热;寒不在表,故不恶寒。胸中为里之表,腹中为里之里。此病在焦府之半表里,非形躯之半表里也。往来寒热者,此邪由颊入经,病在形身之半表里。如五六日而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此伤于寒而转为热,非素有之热。或腹中痛者,是寒邪自胸入腹,与此由胁入胸胃不同……此亦柴胡加减方也。表无热,腹中痛,故不用柴、芩……此与泻心汤大同,而不名泻心者,以胸中素有之热,而非寒热相结于心下也。看其君臣更换处,大有分寸。”
 
根据柯琴的论述,可以明白两个观点,首先此热是伤于寒而转为热;二则寒邪是从胁入胃。具有柴胡经证的特点,故归于少阳也不难理解。在《伤寒论》教材中认为“胸中”指胃脘以上,连及胸膈;而“胃中”指胃脘以下,包括脾与肠。故“胸中”“胃中”只是指部位的高下,即上热下寒之证。由于寒热互阻,热壅则胃气上逆而为呕吐,寒邪阻脾则腹痛。故方中重用黄连苦寒,以清在上之热;干姜辛温,以温在下之寒;桂枝宣通阴阳,以解寒热之阻隔;半夏和胃,降逆止呕;更以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中,恢复中焦升降之机。
 
现代临床常用该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等,又用本方治疗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肠道感染。除辨识主症、病机外,“木邪犯土”是该方的主要证候。(冯向东)

上一篇:甘草附子汤“祛风祛湿”和“大补脾肾之阳”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